最近,我的手機常有提示,說電池處于不健康狀態(tài)。有天下班回家剛好路過專賣店,便讓工作人員檢測了一下。一通忙碌后,工作人員說是充電過于頻繁,讓電池有所損傷。他還問:你是不是經(jīng)常不斷地給手機充電?我點頭:確實如此。
使用手機,我不喜歡出門時還帶一個充電寶,或沒電了才心急火燎地用找、借、租的方式充電。對我來說,臨時充電的心理負擔太重,會耽誤時間,分散精力,影響心情。在我心里,手機充滿電才出門,始終是最省事省心的,心里也會踏實許多。所以,我有一有空就先充電的習慣。沒想到,這種不斷充電的方式,竟然會對手機電池造成傷害。
要充電的,不只有手機,我們的頭腦也需要“充電”,才能應對知識的不斷更新。不斷充電,對手機來說可能不是優(yōu)選,但對頭腦來說是不錯的方式,不斷“充電”就是在知識和能力等方面不斷地提升自己。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“充電”和釋放“能量”的過程,如果等你把儲備的知識和能量用完才去“充電”,機遇可能就會錯過。書到用時方恨少,保持“電量”充足,在事業(yè)上釋放“能量”才會有張力,可持續(xù)。
不斷“充電”的生活模式,要求我們保持學習,有的人會感到有壓力,處理不好勞與逸的關系,有時還影響睡眠和身心健康。所以,“充電”也要講方法。
認識一位老作家,他退休后把主要精力放在閱讀上,重讀過去讀過的書,讀中外經(jīng)典名著,讀本地和老家名人的作品?,F(xiàn)在喜歡寫散文詩,堅持寫,寫的數(shù)量不要求很多,但每篇都要寫好。我喜歡他這種境界——不斷“充電”成為常態(tài),靈感來了、構思好了再下筆,精益求精。
受這位老作家的影響,開始碼字后,我經(jīng)常提醒自己,要把閱讀放在第一位,閱讀就是一種極好的“充電”方式。在實踐過程中,一旦腦袋里的寫作沖動停不下來,就沒有辦法靜下心來閱讀,只能順其自然落筆,直到感覺寫文章遇上瓶頸,就回到閱讀上來,變得心平氣和。只讀不寫,或只寫不讀,都不行,必須該讀的時候認真讀,該寫的時候放開寫,從而形成閱讀“充電”與寫作“釋放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為人生選擇適合自己的“充電”方式,實際上也是選擇了自己的工作、生活、健康方式?;畹嚼?,學到老。人一輩子都需要不斷“充電”,唯有“電量”足,才可能活得從容。當然,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,在不同的事情上,“充電”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樣,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?! ?/p>
(陳啟銀)
(編輯: 廣州網(wǎng) 龍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