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日報評論員 庹亞男
近日,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“裝修風”有向基層蔓延的勢頭。某縣級市黨政大樓墻面清洗、大理石墻面鋪設等裝修改造總投資達905.93萬元;某社區(qū)黨群服務中心裝修改造工程預算資金達800余萬元……缺乏理性的“花錢沖動”,將大量資金花在了“刀面上”。(9月2日半月談)
此類“花錢沖動”并不罕見。譬如,有的地方著力打造樣板、示范性工程,修建展廳、裝修考究,除了向上級、“外人”展示之外,使用率并不高。有的地方熱衷于上馬信息化項目,從LED燈帶到數(shù)字大屏再到人工智能設備,數(shù)智設備儼然已成基層“裝修標配”。
為何一些地方會有“花錢沖動”?一方面,求關注。刷足“存在感”,讓上級看到自己的成績,這種“花錢沖動”一味追求外界“好評”,忽視民生實際需求,說到底還是在搞面子工程、形象工程。另一方面,假繁榮。貿然將大量資金投向裝修、改造、擴建等基礎設施項目,以擴大政府投資。這種“花錢沖動”,瞎折騰、亂攤派、窮折騰,不遵循科學規(guī)律,不但沒有什么實效,反而可能讓地方負債累累。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,真正精打細算,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、用出實效來。一些地方的“花錢沖動”,與中央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馳,既勞民傷財,又自毀形象,是基層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的“絆腳石”,必須下大氣力查處糾治。
要從政治上審視。“只有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才能看清本質,只有從政治上解決問題才能抓住根本?!睙o論是求關注,還是假繁榮,都只是表面現(xiàn)象,內里還是基層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,反映了一些干部政績觀錯位、責任心缺失。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。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、權力觀和事業(yè)觀,正確應答“為誰做事”“對誰負責”“讓誰滿意”的根本性問題,著力破解重顯績不重潛績,重包裝不重實效等關鍵性問題,力戒“思想之偏”。
要追求靶向糾治。問題是事物內在矛盾運動的外在呈現(xiàn)。正視問題、找準癥結、靶向發(fā)力,才能從“解剖一個問題”到“解決一類問題”。動輒幾百上千萬元的“裝修經(jīng)費”究竟從何而來?華而不實的基層改造、裝修項目又是如何通過審批的?要謹防一些地方將大量資金用在“刀面上”,就要追根溯源、一究到底,從立項審批到落地實施,一節(jié)一節(jié)把控,揪出背后那些看不見的利益鏈條。
要健全相關機制。小智治事,大智治制??酥苹鶎硬磺袑嶋H的“花錢沖動”,不能僅靠碎片化的措施持續(xù)累加,還要靠系統(tǒng)集成的制度建設,形成長期有效的鐵規(guī)矩、硬杠杠。要圍繞動議、規(guī)劃、審批、建設等建立健全相關機制,花錢必問效、無效必問責。比如,在立項審核時進行嚴格把關,將“不該花的錢不花”納入單位考核評價指標體系;切實做好資金管控和后續(xù)監(jiān)督,將“沖動的懲罰”明確化、制度化,震懾資金浪費和腐敗亂象。
財賦者,邦國大本。力克思想之偏,力糾不良風氣,讓有限財力發(fā)揮出最大的民生效益,把同樣的錢花出更大的成效,才能讓發(fā)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。
(編輯: 吳嘉祺)